给差评遇“呼死你” | 呼死你软件
2023年06月04日 08:59:30
当前位置: 首页>>行业资迅>>正文

给差评遇“呼死你”

离春节还有一个月,很多人开始张罗购买年货。网上购物快捷、方便、省钱,很受年轻人欢迎。但以次充好、虚假宣传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

今天上午,针对网上购买年货如何防骗、如何维权,记者采访了房山法院法官卢涛,以案说法。

案例一

遭遇“呼死你” 消费者要报警

小赵在某购物网站上买了几件唐装,收货后发现其中一件衣服与自己选的不一致,与商家交涉更换。交涉过程中双方产生争执,小赵给了对方“差评”。

从此之后,小赵的手机每天接到成百上千个骚扰电话,严重地影响了他的工作和生活。

法官支招:针对商家“货不对版”及服务中的问题,消费者有权给予“差评”。

商家不仅不吸取教训,反而“呼死你”,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通信自由等权利。消费者一旦遇到类似“呼死你”的侵权行为,应当及时报警。

案例二

超值年货订单被撤 遇管辖难题

小丽在外地知名网站订购了一款超值年货大礼包,订单已通过网站审核。在商家承诺的7天内,小丽没有收到年货。小丽查询发现,自己的订单不知在什么时候被撤销了。网站称因为该款年货大礼包过于热销,商家供不应求而取消了该项活动。小丽想起诉遇管辖难题。

法官支招:小丽遭遇的网购买卖合同纠纷,按照相关规定,应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一些网络经销商,会在消费者注册、购买时以格式条款的方式,约定在网站所在地法院解决或者只能通过仲裁解决消费纠纷。消费者网购前最好了解一下相应条款,或者事先约定好管辖法院。

案例三

“只换不退”约定

是霸王条款

来京打工的小杜在网上团购了一台摄像机。

收货后,小杜发现拍摄画质特别差,便想退货,对方告知,他下单的时候,商家已经通过弹窗向其告知了:“售出产品只换不退”。小杜点击“我同意”后订单才生效,因此不同意退货。

法官支招:商家要求消费者经注册并同意其提前制定的交易协议后方可成为网站会员,否则不具备交易资格。一些商家便作出一些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约定,以此来减轻、免除其义务。

消费者对于诸如“只换不退”、“单方任意解除合同”等“霸王条款”、对消费者显失公平的条款,要敢于说不,对其效力,法院均不予确认。